选题论证目录
1.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南师附小)
2.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锦绣小学)
3.培养小学生环境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永曜北小学)
4.小学生良好环境保护习惯的养成研究(先烈中路小学)
5.小学生良好环境保护习惯的培养研究(钟村一小)
6.培养小学生诚实守信良好品质及习惯的实践与研究(沙涌南小学)
7.小学生规则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研究(方圆小学)
8.少年儿童遵守规则行为的培养研究(八一学校)
9.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与研究(周开泉学校)
10.小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与人格关系的研究(冼村小学)
11.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与研究(登峰小学)
12.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与研究(石江小学)
13.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与研究(环市路小学)
14.规则意识培养与幼儿主体性相结合的实践与研究(深圳机关四幼)
15.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惠福西路小学)
16.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农林下路小学)
17.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儒林二小)
18.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儒林一小)
19.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棠下小学)
20.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宝华培正小学)
21.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实践与研究(叠滘二小)
22.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政法幼儿园)
23.幼儿专注习惯的培养与研究(银鹰一幼)
24.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花苑小学)
25.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研究(仙涌小学)
26.小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与研究(小塘中心小学)
27.小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与研究(韦大小学)
28.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与研究(东山实验小学)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广东课题组 > 选题论证 > 少年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  正文
幼儿专注习惯的培养与研究(银鹰一幼)
  发布日期:2007/6/18    打印   -    下载

深圳市银鹰第一幼儿园  课题组

 

一、选题背景

在幼儿园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孩子玩玩具只有三分钟热度,很快就对新玩具没有了兴趣;在参加一些活动中他们很难坚持到底,或者在活动中做一些其他事情,或者干脆溜掉;在课堂上,这些孩子随便跑到座位以外,不但影响了自己,也影响、干扰了他人。象这样的孩子,幼儿园里为数不少。许多父母反映,孩子学习、做事总是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很难专心投入。

心理学研究资料表明:正常情况下,3岁幼儿的注意力可以集中5分钟左右,4岁幼儿为10分钟左右,57岁幼儿约为15分钟,810岁为20分钟,1112岁为25分钟,1315岁为30分钟。而注意力差的儿童则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所以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情况更糟,几乎片刻不停,忙忙碌碌,被各种事物所吸引,虽然他们也有兴趣爱好,但对感兴趣之事也无法主动集中注意力。像这类孩子就具有注意力分散度较大的气质特点,应该及早给予帮助,否则就会影响学习,影响智力,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

在现实中人们普遍认为:智力的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的分化。实际上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成绩的落后往往是由于学习时没有养成专注的习惯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逐渐形成的。有一项统计表明:天才在人群中不到1%,弱智在人群中也不到1%98%99%的人智商都是差不多,之所以100个孩子中真正学习好的就那么几个,很大程度上是他们上课时专注力的区别。根据小学老师的统计,学习成绩差的孩子80%以上都是因为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小学老师为之焦急,而家长也着急无奈。

1980年之前,美国精神医学会(APA)把儿童典型的障碍归因于“注意力历程的简化”。直到1980年,才有“注意力缺失”一词,并区分为“注意力缺失多动”及“注意力缺失无多动”症状,指出这种缺失可能有肢体多动的明显症状,但并非必要且决定性的要素。

研究表明,影响幼儿注意力的因素有很多,疾病原因、生理原因、环境原因、食物原因、教养原因、以及幼儿的年龄、性格、兴趣、知识水平差异等等,都会对幼儿的专注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在评价幼儿的时候要客观分析由哪些因素引发了幼儿行为。

注意力的集中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生活和事业是否能够取得成功,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全国范围内还出现了一些专门进行专注力训练的机构,如:山东现代儿童发展教育中心的“专注力训练营”等等。

“专注”从心理学上讲,属于注意的稳定性和意志的坚韧性问题,它是孩子今后学习、工作,尤其是创造发明的一种可贵心理品质,必须从小注意培养。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关键期,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如果我们能帮助他(她)养成专注的好习惯,将使孩子受益一生。因此我们决定对幼儿的专注习惯进行培养与研究。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假设

根据国内外的各项研究资料显示,影响幼儿专注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疾病因素占很大的比重,如:脑损伤、铅中毒、听觉、视觉障碍等疾病都会影响幼儿的专注力,而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在幼儿园的健康的孩子,所以本研究将排除幼儿疾病原因,并作如下假设:

1.幼儿的专注习惯可以通过游戏、教育活动养成。

2.通过对幼儿专注力的培养,幼儿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二)研究目的

1.在游戏、学习、生活中提高幼儿有意注意的能力,帮助幼儿逐渐养成专注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自律精神,提高幼儿的自制力、自控力。

3.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4.分析影响幼儿专注度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5.研究开发能有效提高幼儿专注力的教育方法及教、学具。

(三)研究遵循的原则

第一,循序渐进原则。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控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幼儿专注习惯的培养应该由外及内,由浅入深,逐步递进,专注力培养可由常态发展到提高,由行为上的发展到思维上的。

第二,及时强化原则。干预实验主要遵循习惯形成的规律,从点滴做起,从培养专注力的每个游戏入手,配合适当的奖励与竞争机制,使其最终形成习惯;及时给予幼儿反馈,让其不断感受到进步,并及时纠正幼儿不专心的习惯。

第三,行动研究原则。本研究遵循行动研究的原则,边实施,边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具体的实施程序是:评估——干预活动实施——再评估,反思调整——新的方向与活动实施。在深入教学第一线充分了解幼儿的同时,利用科学评估工具了解幼儿专注习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与教师深入沟通,制定干预方案,依据实施的效果进行及时调整。

第四,全方位配合原则。在对幼儿进行干预的同时,需要幼儿父母和幼儿园的密切配合。在家庭中,尤其需要父母帮助孩子排除干扰,鼓励孩子专注地干好一件事情;在幼儿园里,需要老师在游戏、学习、生活中提高幼儿有意注意的能力,帮助幼儿逐渐养成专注的习惯。

(四)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确定采用“团体抽样”的方法,抽取小、中、大班各一个班为实验班,研究对象总计100人左右。

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以整体的实验研究为辅,同时采用个案研究、问卷调查及观察的方法开展实验研究。

采用前后测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研究设计,用“注意力缺失/多动症的行为特质”问卷内容,即DSM-Ⅳ中所列出的不专注、多动与冲动的行为症状,以及“幼儿认识发展评价量表”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等,收集幼儿专注习惯在实验前后变化的数据,科学准确地反映幼儿的变化和教育效果。

通过对参与实验的教师、家长、幼儿的访谈,收集实验活动中的各种文字、图片等作品作为研究的质性材料,更详细而形象地反映教育的过程和效果。

(五)研究策略

1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和关于习惯培养的理论,使课题组人员能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以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

2.通过观察、调查,以及与家长的座谈,分析诊断幼儿专注习惯养成的现状,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

3.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状况,制定幼儿专注习惯的培养目标,研究相应的教育内容,确立适宜的方式方法,并根据幼儿年龄的增长不断调整完善培养目标,提高要求。

4.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融洽、关爱、接纳、激励的集体生活氛围和有利于培养幼儿专注习惯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

5.在幼儿园一日常规中,持之以恒地培养幼儿的专注习惯。

6.挖掘和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力求使家园在统一方向、统一目标、统一原则下,共同谋求孩子专注习惯的培养。

(六)计划管理

本课题采取分级管理与逐层负责制的管理模式进行,分四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启动阶段(20069月至20077月)

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选题、查阅文献、调查研究、开题论证;确定实验班,申报立项;制定课题方案;培训科研队伍。

第二阶段:研究与实践阶段(20078月至20091月)

依据课题方案,组织实施,对幼儿的专注习惯进行培养和研究,探索专注习惯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向省课题组提交阶段性研究报告及工作总结。

第三阶段:回顾与反思阶段(20092月至20101月)

汇总各种研究资料,分析比较,形成中期研究报告;进一步完善与稳定课题的研究成果,形成园本教材;准备结题工作的相关材料。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与结题阶段(20102月至20107月)

撰写结题报告,汇编成果专辑、召开结题鉴定会,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三、研究价值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是我们心灵的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注意力。”

专注是所有学者的共同特征。一个人只有专注于一个目标,才能在这个目标上取得成功。不管做什么事,只有保持注意力,聚精会神,才能事半功倍。

儿童教育专家M.S.斯特娜认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注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

本课题定位于行动研究,通过研究探索,既可培养幼儿的专注习惯,又可以促进幼儿良好的人格品质的发展。同时,通过该项课题的开展,可以提高我园的办学水平,推动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为学前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方法。

 

四、研究基础

我园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有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几年来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完备的硬件设施为教育科研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

我园于2003年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并独立承担子课题《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经过三年的研究,该课题于20065月顺利结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征集活动中,活动设计“鸡毛信”、教育案例“让棋子回家”获一等奖;园本教材“好孩子,好习惯”、教育案例“杨杨的转变”获二等奖;课题研究报告、论文“我和地板做朋友”获三等奖;两位老师被评为先进个人;三篇案例被收录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文集《好习惯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一书中。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聘请理论工作者进行合作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孙云晓、邹泓主编,北京出版社,2006.5

《好习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孙云晓、孙宏艳主编,北京出版社,2006.5

《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孙云晓、张梅玲主编,北京出版社,2004.1

《儿童注意力训练手册》作者:[德]劳特、施洛特克,译者:杨文丽、叶静月,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6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作者:唐伟红崔华芳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9

《心理学教学指导(第二版)》,张世富主编,周萍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韦小满编著,华夏出版社,2006.3

《儿童心理学》作者:(英)鲁道夫·谢弗,译者:王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9

 

(执笔人:眭文娟)

 


  发布日期:2007/6/18    打印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