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目录
1.儿童习惯培养的九个观点(孙云晓)
2.“十一五”期间“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初步设想(刘秀英)
3.课题研究“准备阶段”的几项工作(吴剀)
4.怎样撰写研究方案与结题报告(吴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广东课题组 > 专家论坛 >  正文
儿童习惯培养的九个观点(孙云晓)
  发布日期:2007/6/18    打印   -    下载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孙云晓

“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2001年—2005年)规划课题,也是团中央和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的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本课题的基本设想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少年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良好行为习惯能够促进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1、提出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基本内容与方法;2、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初步探索良好习惯培养与少年儿童人格发展的关系。

    在近5年的实施期间,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取得了不少突破,很好地实现了课题组提出的基本设想,达到了课题方案中所设计的预期目标。课题研究始终围绕课题总方案中提出的基本研究假设和主要研究内容来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研究表明,培养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适应了我国当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成为中小学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一条富有实效的途径,也为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

   
这里,我想用九个最基本的观点和教育建议,来总结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的最主要的收获。


  一、德育为什么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

  1.品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整体结构,从其所涉及的心理过程来看,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情”、“意”、“行”四要素。一般说来,德育的具体实施可以以任一要素为起点。

   
在传统的做法中,我们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德育的考核也重在考察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这种将德育学科化、知识化、课程化的做法虽然在某些方面说明了我们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但从德育本身的特点看,这一形式却很难达到实现德育目标的目的。长此以往,在某些学生的意识里,道德似乎仅仅成为了一门知识,靠死记硬背和高谈阔论便可以得到高分数。而实际的道德行为与他们的道德认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道德行为的改善是德育追求的最终效果。从道德行为入手来开展德育工作,作为一条颇具实效性的途径,逐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认同和接受,道德行为也因此成为评价德育效果的又一重要指标。我们不难见到或听到这样的学校德育工作初见成效的标志,然而,若以此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追求的目标,显然存在着某种理论或概念上的误读。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能够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道德行为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稳定的、有条件的道德行为。这是一种不经常的道德行为。另一种是无条件的、自动的、带情绪色彩的道德行为。这种行为已经形成了道德习惯,即“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是个体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道德习惯是道德行动自动化的过程,是由不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个人品德的突破点,是品德发展的质变的指标。

  显而易见,道德行为和道德行为习惯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既不是听其口若悬河地演讲,也不是看其偶然出现的道德行为,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虽然,我国一向有重视德育的传统,然而,德育却始终难以走出知行脱节的误区,以至于许多地方的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水的沸点是100,可我们的德育往往在50左右就停了下来。例如当孩子开始做好事了,或者开始守纪律了,人们就以为德育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教育已经成功了。事实上,这绝不是德育的最终目的,而只能算是前50的教育。它绝不应该成为教育的终点,而应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契机。抓住孩子偶然出现的道德行为,将其反复训练成道德行为习惯,才是德育的真正目标,是德育的后50。很明显,我们的德育在后50上下功夫不足。

  2.为什么我们的德育总是停留在50左右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
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新中国成立后,德育的目标内容经历了若干次的变化,这反映着我们对德育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反映时代特征,越来越体现年龄差异。然而,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德育目标内容的经常变动和缺乏一贯性。这使得许多道德要求就像“学雷锋”活动一样,成了每年三月刮过的一阵风。
变动不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工作总是浮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我们都听过猴子挖井的故事,猴子总是满足于刚刚挖到水的状态,挖了一个又一个井,而每个井的水总是很快被用光了,难以成为用之不竭的源泉。德育工作亦是如此,如果倡导的德育目标总是变来变去,就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在某个道德行为刚刚出现时,便以为大功告成。孰不知,这种尚处于“他律”阶段的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倒退回最初的状态。

  (二)重智育轻德育的倾斜价值取向
  我国历来比较重视“德”,古人强调“为政以德”,有“教之道,德为先”的说法。然而,近年来,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从过去的“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出国热”、“电脑热”,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

  从目前我国深化改革的情况看,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人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人与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在很多学校,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应,评“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因此,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成为学校装点门面、应付检查的花架子,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三)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
   
在我国,学校德育是德育最重要的渠道。但是,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建设由于受物质条件的制约普遍比较落后,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了“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的状况。

   
在德育过程中,学校的“加热”功能抵不过家庭和社会的“散热”功能,德育这壶水自然难以烧开。

  3.怎样才能烧开德育这壶水呢?
  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的完整品德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品德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中要经过很多阶段,而每一个阶段的特征,都集中体现在道德行为习惯的变化上。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德育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事实也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许多见义勇为的人都不是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出于长期以来养成的良好道德习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透过一个个细微的习惯,我们往往能够分析一个人的思想、作风、道德或文明的程度。就此而言,道德习惯的培养应成为道德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道德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并逐步走向无律的过程。从他律阶段到自律阶段,个体的道德行为对外界环境约束的依赖越来越小,行为的情景性和随意性逐渐减少,稳定性则越来越强。而一个能够自律的人在实践中反复自觉地实践道德行为,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能够不假思索地行动而自然符合道德的要求,即达到所谓“无律”的阶段。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习惯的人,他的道德活动往往是轻松自如的,不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意志努力。看见有人遇到困难,没有帮与不帮的内心挣扎,也没有世俗的功利考虑,似乎仅凭直觉在瞬间做出了助人的反应,这就是道德习惯的力量。

  通过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培养,可以提高和巩固道德认识,加深和丰富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因此,要克服道德培养中知行脱节的问题,必须强化对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后50多下功夫,将德育工作进行到底。

  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长期教育、引导和训练的积累。从心理机制上说,习惯是经过长期多次强化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动力定型和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某种道德行为的出现,若不能得到保护和深化,是很难发展为习惯的。因此,德育工作者不能满足于学生偶尔出现的道德行动,而应抓住这一契机,对优良的道德行为不断加以强化,使其稳固下来,成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确,道德习惯的培养并不是单纯的行为训练的过程,而是道德的知、情、意、行各要素循环往复的过程,是各种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日积月累、融会贯通的结晶。习惯培养的最高境界是将社会的道德规范、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心的道德需要。因此,习惯的养成也不仅仅是简单的行为自动化和模式化,更是心理结构的飞跃。在道德他律阶段,个体无论怎样尽职的遵守道德规范,在深层心理层次上总是带有服从的性质。只有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习惯,才实现了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飞跃。至此,道德习惯才能成为一个人内心的、稳定的、巩固的道德品质,成为人的第二天性。

   
道德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复杂过程,是长期培养的结果。德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将养成道德习惯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和归宿,烧开德育这壶水。



  二、德育的核心目标是养成良好习惯


  长期以来,德育实效性差常常受到人们的批评。我想,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办法,就是既要改变观念更要改变行为,确立起一个新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如何,主要不是看他们怎么说,而是看他们怎么做尤其是习惯于怎么做。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不需要外在监督和意志努力即可自动实现的道德行为。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使道德行为经常化、巩固化和自动化。因此,道德行为习惯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标志,自然也是道德建设的核心目标。例如,夏衍先生临终前一天,因为咳嗽的厉害,陪护人员说:“我去叫医生来。”夏先生马上艰难地纠正道:“不是叫是请。”这就是习惯的力量,这也是人格的作用。

  好习惯与坏习惯主要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在对未成年人不良习惯形成原因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以下4个主要的教育误区:

  第一,许多家庭和学校对孩子要求虽多,却不懂得或不够重视儿童教育应从习惯培养做起,更不了解习惯培养的原则与方法。譬如,相当多的中小学校训都是概念化的。如北京两所中学的校训是“勤奋求实和谐创新”、"健康勤奋求实创新",而南方两所小学的校训是:"立志勤奋文明创新""仁爱诚信博学精艺"。应当说,这些校训的内容都很好,但要求高大而模糊,使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上不得要领。相比之下,有的小学的校训则是一句话:"把一件事情做到底",既具体明确通俗易懂,又体现了习惯养成的核心要求,可能让学生终生受益。

  第二,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依然严重。由于考试主要考知识,而很少考也很难考思想道德,父母们常常告诫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重智轻德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障碍。我们把九年义务教育叫做基础教育,说明义务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最重要的基础。儿童时期既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也是****期。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显然,基础教育的基本含义之一,就是从小培养未成年人养成良好习惯,努力形成健康人格。

  第三,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形不成合力,不一致的教育使学生难以养成良好习惯。例如,学校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回到家里,许多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都包办代替孩子的事情,这往往使养成教育半途而废。

  第四,许多父母与教师本身存在不少坏习惯,并对孩子的行为方式产生了不良影响。例如,学生入校,一般都习惯于向教师行礼问好,可有些教师毫无反应,似乎只有学生需要有礼貌,这些错误的认识与不良的习惯,都影响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呢?这里,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如下5条具体建议:

  1、在尊重生命与权利的前提下,把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环节来抓。所谓核心环节,就是把习惯养成当作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既体现于教育过程,又体现于教育目标。可以说,不重视学生习惯养成的学校教育,不是好的学校教育;不关心孩子习惯养成的家庭教育,不是好的家庭教育。例如,对学校工作的考核,应当重点考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应在自然条件下考察和评估校风状况。原因非常简单:有良好的教育才会有良好的校风,有良好的习惯才会有良好的素质。

  2、从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出发,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必须是具体细致的。如《弟子规》中倡导的两个好习惯可以视为范例:"出必告,返必面",即外出时必须告知父母,回来后也要面告父母。再如,"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意思是 ,如果听见年长者呼唤人,就应立即代他去叫人。如果要找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20043月,教育部新颁发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如何把这些具体的行为规范变为行为习惯,就是养成教育既切实可行又极为重要的内容。

  3、习惯养成贵在协调一致和持之以恒。首先,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尽可能形成一致性的教育要求,以学校为龙头,推进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我们必须明白,任何行为习惯都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在反复训练和实践基础上养成的。一般情况下,一个好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好行为坚持的时间越久,好习惯养成的程度越牢。因此,学校每个学期应重点培养学生养成一两个好习惯,而家庭和社区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为此目标,学校、家庭和社区应建立有效的协商合作机制,齐心协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道德习惯的培养不能仅仅成为单纯的行为训练过程,而是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要素循环往复的过程。培养良好习惯一般需要六个步骤,如认识习惯的重要、制定行为规范、榜样教育、持之以恒的训练、及时评估引导、养成良好的集体风气,等等。道德习惯培养的最高境界是将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心的道德需求。这样,才能实现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飞跃。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差异与权利,是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榜样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方法,而每一个榜样都具有鲜明的个性,都具有良好的习惯。引导未成年人发现各类榜样人物的习惯养成经历,其启发性和鼓舞性都是巨大的。

  5、未成年人都是在模仿成年人的过程中长大的,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也就是说,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父母与教师应当首先养成好习惯;为了让孩子改正坏习惯,父母与教师应当带头改正坏习惯。譬如,孩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等于在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那么,为了培养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父母首先应当带头读书探索新知,因为书香之家最有利于孩子成长。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习惯养成的过程同样会体现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特点。运用培育优良家规、家训、家风的方法,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选择,但只有亲子共同遵守规范才能落到实处,如果父母以身示范效果更佳。
总之,我们应当牢牢抓住行为习惯养成这个关键环节,这既是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奠基,也是为文明中国奠基。

    三、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石

    从总体上看,在少年儿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一系列基本的做人、做事和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养成良好习惯促进了少年儿童基本素质的提高;养成良好习惯是少年儿童能力的重要生长点;某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某些人格特质有促进作用,这些良好习惯的积累、泛化、整合、升华,必将对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为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表明,在静态的结构上,习惯是比人格更具体化,也比人格低一层的行为方式,是构成人格的基本成分,许多具体的习惯在个人身上有不同的组合方式,赋予个人独特的行为风格模式,这就形成了他特定的人格。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习惯又是人们偶然的心理、行为反应向人格心理特质转化的中间过渡环节,反复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反复进行,使得它们得以巩固,并可能泛化到其他情境条件下,逐渐形成稳固的心理状态和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从而转化为人格特征。

  然而人格又不完全是由习惯决定的,这可以从两方面讲:第一,心理学界对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一直存在天性与教养之争,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先天遗传在人格的形成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遗传是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首要生物因素,也是个体行为习惯养成所必须的基础;某些人格特征本身也带有很强的先天烙印,比如人的内外向,情绪的稳定性,这些人格特质更多是受遗传因素的制约,环境的影响一般较小,习惯的养成属于后天环境塑造的过程,对一些特定的人格特质往往较难有所影响。第二,从习惯到更为稳定的人格层面的转化并非一个迅速的过程,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重复并相应拓展迁移到其它方面才可能转化为人格特质,有的习惯行为只是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的表现,可能会因为外界刺激的改变而变化、消退。而且,很多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到人格特质的转化,也会存在某些关键期。当人们已经拥有众多长期稳固的行为习惯之后,培养新习惯面对的任务就不仅是形成行为反应联结了,而是先要克服已有的自动化行为,然后才能形成新的行为联结,这种过程相当困难。年龄较小的儿童,本身已有的习惯行为模式单一,可塑性较强,正是形成习惯的关键阶段。当这种关键阶段过去之后,个体不仅获得了很多稳固的习惯,这些习惯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环环相扣,新的习惯养成,往往会触动众多其它的习惯,牵一发而动全身,新的行为方式便难以让个体接纳形成新的习惯,更难以上升为稳定的人格特质。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对人格和习惯曾有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人格是一个人在反应方面的全部资产和债务。资产是那些适应环境的习惯,债务是人对环境适应欠缺或阻碍的行为习惯。当一个人人格已经“资不抵债”,“赤字”累累时,再来通过培养好习惯塑造人格,或许已经晚了。

   
特质心理学是当代人格心理学中的重要流派,特质心理学家们在以下问题上形成了共识:(1)特质指人的行为上的规律性或广泛的行为上的一致性。鉴于此,特质代表了机能上的个体差异的基本类别;(2)特质作为人格的基本单元是很有用处的;(3)可以把特质看成是有共同反应的习惯性倾向。

  依据习惯与人格的这种特殊关系,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21世纪教育的建议的有关精神,课题组提出当前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素质教育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使他们主要在思想道德、能力、身体、心理等几个方面形成一系列优良的素质。这些主要方面的素质基本上都包含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学习三个大的方面。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在少年儿童良好习惯基本内容应该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做人、做事和学习。

  在良好习惯的具体内容上,课题组既强调要继承民族美德和优良传统,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也要具有当今时代的气息,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主要包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创造的优良传统的精髓以及当今时代的要求和挑战。根据这一原则,课题组将少年儿童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归结为12项重点内容,即:(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需要指出的是,课题组在研究与实践中总结出的这12项重点研究内容具有鲜明的“智慧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这些指标所代表的人格特质构成了面向信息社会的个体健全人格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这12项重点内容具有人格化特点,它们不是具体的行为习惯,但是它们的形成需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具体的行为习惯为基础。比如养成认真负责的智慧性习惯,就要求学校和家庭经常对孩子进行相关方面具体行为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听讲、认真作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积极为他人服务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习惯最终要落在优良的外在行为上。因此,习惯的培养主要应通过行为训练和行为强化来进行。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个体的行为,其生理上的机制主要有无条件性(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和条件性(条件反射)两种类型。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由条件反射类行为组成,是个体受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对少年儿童来说,有明确目标的教育训练对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合理地使用各种强化手段和方式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行为训练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培养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即符合主体(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客体(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而且还依赖于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儿童人格和个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良好行为习惯是促进少年儿童能力发展的重要生长点。研究与实践表明,良好习惯是个体能力的重要生长点,儿童自幼养成的某些好习惯往往能转化为某种能力,而某些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些良好的习惯为基础。教育家叶圣陶对此的论述非常精辟。他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因此,“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动作习惯的养成能极大地影响儿童日后创造能力的发展,儿童的动手习惯与起动手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动手习惯的形成会极大的促进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儿童“一旦拥有了这些拿取物体和操纵物体的早期的基本习惯,婴儿就开始把握整个世界。从用泥土制造工具到用钢材制造工具,从用砍下来的树木在小河上建造独木桥到用钢铁和混泥土建造跨越海洋的大桥,从用泥土和石头建造房屋到用钢铁和混泥土建造摩天大楼,这些进步说明了动作习惯的发展”。

  其次,习惯是实现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不断发展完善。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各种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人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在人的一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少年儿童如果养成了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基本良好行为习惯,就会终身受用,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第三,习惯促进了儿童人格特质的形成和人格结构的优化

  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人格是由各种特质组成的,特质通常是稳定的、不易改变的。人格特质除了一部分是受遗传的影响外,大多数是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结果。习惯是人格特质的重要表征之一。习惯所体现出来的人格中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征,是组成人格特质的重要基础。人格的形成与习惯的养成存在密切关系。健康人格是少年儿童全面和谐发展,具备健康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核心。健康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要经过长期培育。良好行为习惯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外在标志,健康人格是良好习惯的升华和结晶。

  本课题在北京11所小学的教育实验表明,良好习惯的培养能有效地促进儿童人格结构的优化,改变某些不良的人格倾向。从本次研究的结果看,儿童人格五因素问卷,较为客观准确地揭示了儿童在人格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和情绪性5个特质维度的表现。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把儿童人格的5个特质维度有机整合起来,将有相同人格维度模式的儿童分别归为4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和谐型,情绪型,退缩型和中间型。和谐型人格的特点是比较外向,与人交往融洽,做事细心负责,较为聪明灵活,情绪表现比较稳定,是最为健康的人格类型;中间型人格则在外向性,谨慎性,开放性和宜人性方面都处于中等水平,情绪表现也比较稳定,他们在班级中默默无闻,不容易受到老师父母的特别关注;情绪型人格的突出表现就是情绪不稳定,任性,脆弱,爱发脾气或者常常出现胆小羞怯等其他情绪问题,这类孩子容易举止过激,经常是老师父母比较头疼的对象;退缩型人格的表现是内向,不愿与他人交流,做事和学习也不甚理想,行为表现较为幼稚。但是情绪型、退缩型人格类型并非是一种病态、不正常的人格,只是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良倾向,只有其中比较极端的个体才可能表现出行为上的障碍和对社会的适应不良。

  1年的习惯培养教育实验表明,在进行实验控制的班级中,和谐型学生的比例增加了1%,情绪型的学生比例则降低了近5%,而退缩型的学生比例降低了近2.7%,而中间型比例相应增长了6.6%。从整体上看,参与习惯培养干预的实验组学生在人格的一些维度上的变化的确优于未参与干预的对照组学生:具体表现为,在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人格特质维度,实验组学生都要高于对照组学生,在情绪性维度,实验组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学生。习惯培养方案的实施使得实验组学生变得友善、更容易与人相处,做事情更认真、踏实和负责,学习能力增强、接受新鲜知识更加积极,而在情绪方面更为成熟稳重。在人格类型分布上,实验组中属于情绪型人格的学生比例降低了5%,退缩型人格的比例也有相应的下降,这两类人格类型的学生主要转变为中间型人格,同时也有少数向更积极的和谐型人格转化。而在对照组中,虽然人格类型转化的趋势类似,但效果并不如实验组那么明显。
   
   
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位立下赫赫战功的美国上将,有一次参加一个朋友孩子的洗礼。孩子的母亲请他说几句话,以作为孩子漫长人生征途中的准则。将军把自己历经征战磨难,以至最后荣获美国史上崇高地位的坎坷一生的经验,归纳为一句极简短的话:“教他懂得如何自制!”

   
这个传说是李文道博士告诉我们的。他认为,当今的父母听了这样的忠告,恐怕也会心头一震。今天的中国社会,独生子女是不少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的任性、自我为中心,成了许多父母和教师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让孩子逐步建立起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意识与能力,就能使孩子逐渐从任性走向理性。让孩子从小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让孩子学会自我负责、自我发展,将来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李文道博士与叶苑、蒋索等心理学硕士,负责子课题“小学生自我管理习惯培养的实验研究”,为期一年。当我审读他们的研究报告时发现,这是一项值得特别推荐的科研成果,因为对于任何人来说,自我管理都是一门必修课,而从小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习惯尤为重要。

  也许可以说,当今时代小学生自我管理习惯较差,是儿童教育中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若干次全国性调研反复证实的一个难题。早在1996年,我们在做“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课题发现,20.4%的独生子女明确表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18.3%的认为自己“做事容易依赖别人”,28%的独生子女表示自己“很少帮助父母干活”。

  1996年的城市独生子女研究,是在全国12个城市的10岁至14岁的中小学生中进行的。关于劳动状况的调查发现,在5项日常劳动中,只有15.5%的孩子经常购物,11.6%的孩子经常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3.9%的孩子经常做饭;同时,有高达63.2%的孩子从来没洗过或很少洗过衣服,48.1%的孩子从没做过或很少做洗碗、洗菜等简单家务;38.6%的孩子从没买过或很少买东西,31%的孩子从没做过或很少做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国城市10岁—14岁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仅为11.32分钟。

  我在这里列出这些陈旧数据的原因之一,是直到2006年的今天,这些问题非但没有改变,甚至有进一步发展的不良趋势。有一次,我和一些中学生去日本访问,一位高中女生告诉我,她父母昨晚来3次电话,今天早晨又来电话为她叫早!在那次访问中,由于自我管理习惯差,中国的带队老师经常发火训人,日本老师看得目瞪口呆。

  毫无疑问,少年儿童正处于行为塑造、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关键的成长阶段,一旦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自我管理,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为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培养和提高中,个体的人格特点会日趋完善和健全。

   
李文道博士等研究人员认为,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指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推断,自我管理则成为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因为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能力是人对自身的生理、心理、行为各方面的一种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等方面的能力。

  显然,小学生自我管理习惯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如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所说:“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陶行知也说过:“养成共和的人民,必须用自治的方法”,“自治的学生公民,只可拿自治的方法将他们陶熔出来。”

  研究发现,随着小学生年龄的逐渐增长,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我独立意识开始发展,不少学生有着独立安排和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及学习的强烈欲望,有着展示自己才华的心理欲求,同时也逐步养成了一定的自制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这是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习惯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发挥儿童主体作用的需要,是提高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需要,是形成良好班级环境的需要,也是塑造儿童健全人格的需要。

  那么,关于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习惯,李文道博士等研究人员经过一年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哪些具体有效的建议呢?

  第一,唤醒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学生自我管理得以进行的前提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使学生能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表现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例如,北京市陶然亭小学的夏楠老师,当面对一个经常迟到的男生时,她不是用训斥的方法,而是以友善的态度请他为同学们唱一支歌,并细致入微地关心他的生活,使这个男生主动改掉了迟到的习惯。

  第二,从小事入手,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兴趣和热情。例如,陶然亭小学的赵盖云老师发现学生们的课桌里很乱,他故意地皱着眉头说:“这么小的课桌,既要放书本,还要放饭盒、水壶,有的还要放衣服,怎么才能把东西放下,又让里面整齐呢?真是太难了!”谁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地说:“有什么难的,看我的!”说罢,学生们便动起手来,把东西拿出来又放进去,还互相出高招儿。果然,每个同学的课桌里都整整齐齐,大家的脸上还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

  第三,家校密切合作,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树立自我管理的信心。父母越是包办代替,孩子自理能力越差,依赖性越强。因此,只有密切家校合作,共同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并给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舞台,孩子才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实验过程中,“小巧手”、“自理小能手”评选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第四,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自我管理的行为习惯。例如,北京宣武区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开展了“课前用具准备好”、“英语小组因我而自豪”等活动;陶然亭小学还开展了“争当惜时小标兵”活动。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和方式,均引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本项研究发现,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行为习惯与人格因素之一的谨慎性密切相关,而提高生活管理能力和学习管理能力有利于同学关系的良好发展。由此可见,加强自我管理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有利于良好班级环境的建立。

  一项科学研究的价值可以体现在推断,更体现于证明。本实验一年后的结果之一是,和谐型的学生比例由24.1%上升为36.1%,而情绪型的学生由38.6%下降至19%。情绪波动大是任性的典型反应,这是今日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中不可忽视的重大危机,而自我管理习惯的培养,正是医治情绪任性的一剂灵丹妙药。


  四、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与时俱进

  习惯培养的总体原则是尽可能多地养成积极(良好)的习惯;在培养动作性习惯的同时,要注重智慧性习惯培养;在培养传统性习惯的同时,要注重时代性习惯培养;在培养个体性习惯的同时,要注重社会性习惯培养。

   
课题研究表明,在培养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中,要把握好不同类型习惯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有所侧重。综合已有的发现和我们的研究,习惯是存在不同种类型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习惯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习惯体现了习惯的不同特点和内容。
 
   
首先,可以依据习惯对于人的价值和作用,将其自然地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或积极的习惯和消极的习惯。凡是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起积极作用的,适应了人的正常需要的,且对人具有正向价值一类的习惯就是良好的习惯或积极的习惯;反之则是不良的习惯或消极的习惯。如讲究清洁卫生、坚持体育锻炼这样的习惯,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有益,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良好的习惯或积极的习惯;而酗酒、吸烟对于身体健康无益,还会影响别人,这样的习惯就是不良的习惯或消极的习惯。

  其次,我们按照个体层面和社会群体层面,把习惯分为社会性习惯和个体所独有的个性(个体)习惯。如遵守交通规则、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等类似习惯都可以看成是社会性习惯。这样的习惯是社会成员大都需要具有的,有的还必须共同遵守。社会性习惯更多地是强调那些与他人发生联系的习惯,通常体现为适应公共生活领域的习惯。而个性习惯则是个体所独有的习惯。比如,有的人习惯早睡早起,有的人则习惯于晚睡晚起;有人习惯早上锻炼,有人总是习惯晚上锻炼。这些习惯因个人具体情况而定,具有很大差异性。

  再次,按习惯具有的不同层次水平,可以将其分为技能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技能性习惯主要是一些自动化了的身体反应和动作技能,比较简单,形成的时间较短,容易训练。如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洗脸这样的习惯,就是动作性习惯。智慧性习惯,则比较复杂,层次更高,需要较长时期的训练才能形成,这类习惯主要涉及的是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和心理反应倾向等方面的内容。比如做事有计划的习惯;凡事三思而后行的习惯;遇到事情总是往积极的、好的方面想的习惯;实事求是的习惯;质疑、批判和保持理性的习惯,等等。这样一些比较复杂需要长期锻炼才能形成的习惯,则可以叫做智慧性习惯。

  显然,智慧性习惯之一是人生有目标做事有计划。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曾于1979~1989年间对毕业生作过一个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查。1979年,哈佛大学MBA专业的毕业生被问及这样的问题:“你是否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把它写下来了?你是否已经制定好了计划去实现它?”调查对象的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调查结果发现,只有3%的毕业生有清晰的目标并把它写了下来,13%的毕业生有目标却没有写下来;其余84%的人除了打算离开学校后好好过个暑假以外,什么目标也没有。

  十年以后,也就是1989年,研究人员又找到了当年那个班的学生。他们惊奇地发现:当初那13%制定了目标但没有写下来的毕业生挣的钱,是那些没有目标的84%的两倍。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当初那些目标明确,而且把目标写下来的3%的毕业生,他们挣的钱平均是其余97%的人的十倍。十年来,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十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其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我们还可以按照习惯出现的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传统性习惯与时代性(现实性)习惯。那些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习惯,可以看成是传统性习惯。比如,我国人民大都具有的尊老爱幼的习惯、春节回家过年的习惯等等,都是传统性习惯。而那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于以往习惯的习惯就是时代性习惯。比如文明上网的习惯,乘电梯靠右站的习惯,垃圾分类的习惯,环境保护的习惯,终身学习的习惯等等,都可以看成是时代性习惯。

  研究表明,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习惯的类型和层次也是十分丰富的;在习惯培养中应有所侧重,以培养积极的习惯为主,把重点放在智慧性、时代性和社会性三大类习惯的养成上。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和目标上,应做到在强调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性,突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在注重个性化习惯养成的基础上,充分突出习惯的社会性,加强社会公德性习惯的培养;在重视基本技能型习惯培养的基础上,突出习惯的智慧性,着重智慧性习惯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培育。

   
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在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习惯中,应在培养动作性习惯、传统性习惯和个体性习惯的同时,注重智慧性习惯、时代性习惯和社会性习惯的培养。

    五、行为习惯培养必须尊重差异


  习惯的培养通常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行为训练来达到目标行为的。因此,习惯培养的目标设立是习惯养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在科学合理的习惯培养目标指导下,行为训练才会有效和巩固,才不至于损害个体的发展。课题研究的实践表明,在对少年儿童进行习惯培养中,在制定习惯培养的目标时,既要关注习惯养成的共性,也要关注习惯养成的差异性。在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实践中,既要向他们提出统一的、一致的要求,同时也要针对每个个体的特点,充分照顾到个体的差异性。例如,克林顿在中国幼儿园的经历。

  习惯养成的共性主要是指在目标行为制定中的共同的、统一的内容以及习惯养成方面的共同规律。在习惯培养目标上,应该把民族精神、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中的精髓作为共同的、一致的要求,并把这些要求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相结合,使之成为一个群体性的标准。

  习惯养成的共性还体现在习惯培养中的一致性上。首先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要与当今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相统一,与我国当前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其次,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要求要一致。习惯就是既要把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品德,又要通过行为外显出来。如果在要求上不一致,儿童就会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带来行为上的混乱。再次,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教育者(教师和父母)的要求和教育方式要一致,要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同时也要求受教育者(少年儿童)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习惯养成的差异性主要是指在提出习惯培养的目标时要适合个体生活环境和个性特征。良好习惯的培养同样要面对有差异的学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达到有差异的发展这样一个原则。每个个体先天的遗传基因和后天的家庭、环境、教育都有所不同,这就造就了人与人之间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成长环境的差异,如城乡差别、文化和民族差异等;性别和年龄的差异等。在习惯培养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年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总体上处于幼儿园阶段的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主,在小学阶段以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为主,在中学阶段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智慧性习惯为主。


  六.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尊重规律


  1.习惯培养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两个转化: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由主动再到自动的转化。

   
研究表明,习惯养成的过程,存在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一种习惯的培养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认识某个习惯的重要性,提出目标→(2)确立具体的行为规范,把习惯内容具体化为日常行为→(3)确立榜样,学习榜样行为→(4)持之以恒的训练,进行行为强化→(5)对行为进行评估和引导,矫正不良行为→(6)形成良好的集体风尚,转化为集体行为。

   
在这一过程当中,个体的行为完成了从“被动→主动→自动”的养成过程,行为逐步形成为习惯。也就是说,习惯的养成是个体对外在的各种刺激和要求进行主动加工后,再以比较固定化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经历了一个“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

  这也表明,习惯的养成是在长期的、曲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培育与矫正的,同时还要靠个体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努力才能得以形成和巩固。对于个体来说,习惯的培养是亲身“尝试与体验”的一种渐进的过程:当个体尝到“甜头”的时候,他或她就可能继续坚持做下去,就会信心十足,努力坚持,直至习惯成功养成;相反,如果个体尝到了苦头,他或她可能会转变自己的行为,或放弃已有的行为,或另辟新径找到通向成功的途径。

   
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在习惯培养中,当个体的行为处于由被动到主动的时候,****的培养方法是快乐训练;当个体的行为处于由主动到自动的时候,最好的培养方法是主体体验(各种形式的体验教育)。

  2、在习惯培养过程中,要把良好习惯的培养与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加减法(正强化和负强化),即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不良习惯用减法。

   
例如,高寿岩文章的实验案例。研究表明,在习惯培养中,应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相结合。少年儿童处于成长发育中,行为习惯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往往会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因此,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往往也是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是个体与不良习惯做斗争的过程。

  习惯的养成主要依赖行为的塑造和改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强化手段和方式,对个体的良好行为进行巩固,消除不良行为。生理心理学把增强某种刺激与有机体某种反应之间的联系称为强化。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的最重要的理论。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反之,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率下降,则是惩罚(负强化)。所以积极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则是通过呈现不愉快刺激使反应降低。在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正确地采用适合的强化(如对行为给以赞扬、肯定、欣赏、奖励等)是能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的。强化是人的最深层次的需要,而满足正当、合理的需要是调动少年儿童积极性的最好办法。积极的强化是有利于促进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克服诸如自卑、恐惧、不安、失望、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

  在对个体行为的强化和矫正中,关键是要选择恰当的强化物,即适当的刺激。强化物通俗地讲就是刺激。在行为习惯的培育中,通常采用正强化的方式对个体进行行为塑造。所谓正强化是指当一个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后及时得到的一种强化物,如果这种正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类似的情境或刺激下,这种特定的行为出现机率就会升高。在习惯养成的教育实践中,可以说正强化就是奖励的同义词。“罗森塔尔效应”归根结底是运用了正强化的原则。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用来增强行为的强化物必须强力有效,这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强化。一般来说,这样的强化物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用起来比较顺手;其次多次使用不至于引起迅速的满足;最后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

   
在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中,如果选择消极强化时,特别要慎重,更要讲究方法,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时机,要有针对性,并注意适度,尤其不能采用“破坏性批评”。例如对人不对事的批评:“你怎么这样蠢?我早就知道,你是个笨蛋、傻瓜,一点用都没有!你只有吃饭厉害,饭桶!没治啦,没救了,就当没你这孩子……”

  总之,强化教育的有效性来自教育者使用强化教育的科学性。

  3、将情境测察作为习惯养成的主要评价方法。
   
在习惯培养中,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习惯如何评价。在对习惯进行评价时,往往难以操作。但是“怎样知道一个习惯是否养成了?”对习惯进行准确的测量,使其量化更是困难。习惯主要是做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是反复训练出来的;它虽然跟个体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有关系,但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习惯的评价应该有其特殊性。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发现行为观察、情境测验和人格特质测验是比较好的对习惯进行评价的方法。

  (1)情境测察
情境观察法是当代心理学中使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研究人的行为方式的方法。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或反应。一旦相同的或类似的情境出现,就会自然地做出同样的动作或表现出同样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在相似的多种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某人的反应和行为方式,来判断其是否具有某种习惯。

  (2)行为观察
  例如,西北工业大学附小对四年级学生自己整理书包行为的观察记录。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某种动作或行为逐步达到自动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由外控逐步到内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会发生许多相关的变化,比如态度的变化、语言描述的变化、情绪反应的变化、动作准确程度的变化、外在控制力量的强弱变化等等,当然也包括外在行为的变化。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对个体进行有规律的行为跟踪观察和记录,通过分析行为变化及其他相关变化的程度,就能对习惯是否养成作出评价。这种方法在学校教育中用得较多。比如,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卡,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习惯养成方面的记录。

  (3)人格特质的测量
  人格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结构单元,具有稳定性。人格特质与人的习惯反应有密切联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往往包含一组习惯或者一组习惯系统。因此,通过测量人格特质,也能从一个侧面揭示其行为习惯的特点。例如,前测与后测的比较。

   
研究表明,在习惯养成的评价上应以情境测察作为主要的评价方法,因为在某种情境下的个体的行为往往是“自动的”或“自然”的。


  七、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尊重儿童的主人地位


  课题组在研究与实践中十分强调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和“儿童参与”的理念及原则。本研究始终把尊重儿童、儿童的主体参与作为一切教育行动和措施制定的出发点和原则,让每个儿童作为平等主体参与到课题研究之中,既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又强调培养儿童的参与意识与能力,力争使教育适合每个儿童,促进儿童个性和人格的发展。例如,北京燕山星明中学让学生决定是否争办环境优美示范学校。联合国关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尊重。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参与实践活动主动实现的。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就曾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应让儿童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从而强化良好的行为,最终形成为习惯。也就是说,让儿童在实践活动中把外部的要求逐渐地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要,使被动的行为逐渐转内化为主动的行为,随后再提升到自动化的行为。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习惯。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强调主动参与的体验教育。体验教育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体验教育强调少年儿童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或者参与到创设的模拟性情境中去。这种鲜活、生动、真实的情境更能激起个体真实的感受。对少年儿童来说,在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中,这种感受尤其重要。比如,一位老师要培养学生遵守秩序的好习惯,就让学生在下课时一起跑向教室门口,结果学生你抢、我挤,挤来挤去,谁也出不去。这就让学生亲自体验到无秩序、无纪律就没有自由。个体在这种实际情境中就能产生感受,再把感受上升到理念,就很容易接受,也能在行为上有所体现。反复多次的行为锻炼逐渐就能内化为内在需要,从而形成行为习惯。


  八、成长环境对习惯养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在班级中培养群体的、共同的某些习惯能够促进班级环境的优化(形成良好的班级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对社会性习惯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能促进班级中每一个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

  班级环境又叫班级气氛(classroom climate),是指学生或教师对所处班级或课堂的知觉或感受,是决定学生发展的潜在因素。国内外的研究都已经发现,班级环境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社会行为、学校情感和人际关系都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班级环境是学校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例如,孙蒲远老师的做法。

   
本课题在北京11所小学进行的良好习惯培养的教育实验研究显示,实验组的班级环境在一年后明显好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班级环境具有更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具有更好的秩序纪律和竞争气氛,但是学习压力小于对照组。在实验班级中,更容易养成一些群体性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有助于个体健康人格的发展。


  九.养成良好习惯的真正价值是人的解放,是为创新铺平道路


  发布日期:2007/6/18    打印   -    下载